中老年人可如何组织与享受读书会
题目: 中老年人可如何组织与享受读书会?
主讲人: 李莉莉临床心理治疗师
日期: 2025年6月24日 (星期二)

先前聊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好处、方法、怎么选适合自己的书。今天我们来谈谈中老年人的读书会与年轻人或组织里的读书会,有哪些不同,又该如何组织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在读书这回事,为何我们要众乐乐呢?


加入读书会的理由:4大益处一次看懂

  1. 提升认知: 提升记忆与专注力
  2. 社交互动: 通过读书会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,增进人际互动与归属感。
  3. 情绪疗愈: 阅读时的情感释放有助舒缓压力,借由书籍与会友的鼓励,获得更深层的心灵疗愈。
  4. 生命意义: 书中自有生命智慧,不同年龄阅读有不同体悟,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价值与方向。
当读书会逐渐庞大,成员背景与能力各有不同,此时便需要适时聆听大家的意见,并根据反馈灵活调整读书会的形式与内容。唯有因应成员需求,才能持续发挥读书会在认知提升、社交互动、情绪疗愈与生命意义探索等方面的正面影响。例如,有些成员偏好广泛阅读,重视书籍的数量与种类;而有些成员则更重视深度理解,倾向于慢读、细品。这时,读书会可以从原本注重“多书快读”的形式,转变为强调“精读与分享”的方式,以兼顾不同成员的节奏与需求,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读书会中持续成长、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。


读书会形式:更多互动与趣味的可能

为了提升读书会的互动性与趣味性,偶尔可以穿插不同的活动形式,让阅读体验更丰富、生动:

  1. 音乐共读: 结合配乐朗读与歌词赏析,激发情感共鸣。
  2. 短片结合: 播放与书籍主题相关的视频片段,引发更多思考与讨论。
  3. 食谱营养: 从书中延伸至厨房,一起烹饪或烘焙,交流饮食与营养知识。
  4. 角色扮演: 重现书中情节,透过演绎深入理解人物情感与情境。
  5. 创意绘画: 使用画笔描绘书中最打动你的一幕,激发想象与表达力。
  6. 出游参访: 出游读书,读山、读水,让阅读延伸至大自然与在地文化的探索中。


读书会目标:明确方向,读得更有意义

选定读书会的目标也很重要,有些读书会以一个核心目标为主轴,长期围绕某一主题深入探索;也有些读书会则会根据不同阶段或成员需求,定期调整目标方向。

透过会友间的沟通与共识,读书会可以更有系统地挑选合适的题材与书籍,使阅读内容更贴近大家的兴趣与需要。

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读书会目标类型及书籍举例:

  1. 回忆: 《目送》《慢慢来比较快》
  2. 疗愈: 《被讨厌的勇气》《当下的力量》
  3. 文化: 《菜根谭》《论语》《庄子》
  4. 亲子: 《爷爷一定有办法》《大卫不可以》

筹办中老年人读书会时的几点建议:

  • 朗读形式更为合适: 相较于静态阅读,采用朗读的方式能帮助中老年成员更好地理解与跟上节奏,也能提升专注力与参与感。
  • 控制合理人数(3~12人): 建议参与人数不超过12人。人数太多会影响每位成员的发言机会,导致时间冗长,进而降低专注力与交流深度。一场读书会建议时长控制在1小时至1小时15分钟内,以维持良好的节奏与专注度。
  • 明确读书会对象与目标配对: 设定读书会主题目标时,也要考虑参与对象的特点,例如:若目标为“促进亲子交流”,可设置对象为“祖孙共读”,由爷爷奶奶与孙子女一同参与


中老年人读书会标准流程

  1. 开场欢迎(5分钟) -主持人问候大家,简要介绍本次读书主题与书籍背景。例:本次主题书籍为《当下的力量》
  2. 精选朗读(10分钟) -由主持人朗读书中节选内容,可搭配轻柔背景音乐,营造沉浸氛围
  3. 感受分享(20分钟) - 每位会友可分享一句触动自己的文字或阅读时的感想,引发共鸣
  4. 引导讨论(15分钟) - 围绕人物情节或核心思想进行引导式讨论,深化对书中内容的理解
  5. 趣味互动(10分钟) - 穿插轻松环节,如:记忆卡片、小型问答、图画创作、情境模仿等
  6. 总结+抄写(10分钟) - 请会友抄录一段喜欢的句子或写下个人感言,亦可录音留存;建议自备笔记本或录音设备
  7. 合影留念与预告(5分钟) - 合影记录温馨时光,并简要介绍下一期读书会书籍,让会友提前预读与准备


四层次读书会问题设计 - 帮助感受分享与引导讨论

  1. 信息层(内容理解): 讨论书中能找到答案的问题。例:“这段文字主要在讲什么?” 适合带大家进入文本,确认基本理解。
  2. 理解层(意义探索): 探讨文字背后的深层意义或作者的用意。 例:“你认为『当下』对作者来说,意味着什么?” 鼓励成员表达个人看法与感受。
  3. 连结层(生活经验): 将书中概念连结到自身或现实生活情境。例:“你是否曾被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焦虑所困?”
  4. 转化层(内在转变): 鼓励成员内省,并思考实际应用或观念转化。例:“如果你要写一封信给年轻的自己,会写些什么?” 促发深层反思与个人成长。


音乐/歌曲读书会流程设计

在中老年人读书会中加入“音乐”元素,不仅能激发情绪共鸣,也让阅读体验更加立体与感性。以下是一场结合音乐的读书会设计流程:

  1. 音乐迎宾(5分钟) - 播放古筝、钢琴或自然音等轻音乐,营造静谧放松的阅读氛围,协助成员进入心境准备。
  2. 音乐朗读(10分钟) - 由主持人或会友搭配背景音乐朗读书中段落,使文字与旋律融合,引发内心涟漪。
  3. 静心聆听(5分钟) - 闭上眼睛,安静聆听一段配乐作品(如《洛阳旧事》),沉浸于文字与旋律共振的体验中。
  4. 音乐共鸣分享(15分钟) - 可介绍音乐的背景或故事,并结合“四层次问题设计”引导讨论,深化情感连结:
    • 信息层: 这首歌讲了什么故事?
    • 理解层: 你认为“洛阳”在这首歌中象征着什么?
    • 连结层: 你心中是否也有一座“自己的洛阳?”
    • 转化层: 如果要写一首《——旧事》,你会填哪个地名?为什么?
  5. 感悟抄写 + 诗词创作 (15分钟) - 抄写一句触动人心的文字,或尝试创作一句属于自己的诗句,书写情感、回忆或灵感。
  6. 合影与感言(5分钟) - 合影记录温馨时刻,并邀请每位会友分享一句“我今天的收获”,为读书会画下圆满句点。


烤箱读书会流程设计

除了文字与音乐,中老年人读书会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感官体验,让阅读触及“味觉与回忆”。烤箱读书会透过美食与故事的交织,唤起温暖的情感记忆,创造一场阅读与感官融合的美好时光:

  1. 欢迎与暖身(5分钟) - 播放轻柔的烘焙音乐,伴随烤箱飘出的香气,会友轻松入座、暖身交流。
  2. 朗读与分享(10分钟) - 朗读文化或情感相关的书籍段落,并简单介绍食物与养生背景。
  3. 引导提问(15分钟) - 从信息层到理解层的问题引导,会友深入思考:
    • 信息层:你读到了什么?例:‘她把面包放进烤箱时,满屋子都是阳光的味道。’
    • 理解层:你觉得作者为什么用食物来表达情感?例:面包是慰藉?是回忆?是情亲的象征?
  4. 食物回忆分享(10分钟) - 进入连结层,邀请会友分享属于自己的“食物记忆”: - 你记忆中最温暖的一道食物是什么?是谁做的?例:“每次闻到烤地瓜的香味,我就想起小时候外婆的灶台。”
  5. 创意活动(10分钟) - 发挥想象力,用画笔或文字描绘属于自己的“味道”:
    • 画出“我家的旧味道”或“会说话的点心”
    • 转化层:如果你要做一道‘写给情人的点心’,你会选什么?为什么?→ 引导成员将情感化作创作,完成味觉与心灵的转化表达。
  6. 合影与感谢(5分钟) - 拍照留念这一场充满香气的阅读时光,并邀请大家说一句:“今天我被哪一个味道或文字打动了?”


如何吸引中老年人参与读书会?

  1. 设置轻松、有趣的主题: 选用贴近生活、引发共鸣的主题,如「回忆小时光」、「书中旅行」等,让人一听就有参与的欲望。
  2. 融入互动元素: 设计简单又温馨的互动活动,如合照留念、回忆卡书写、轻松朗读比赛等,增加参与感与趣味性。
  3. 提供茶点: 搭配温热饮品与健康小点心,营造安心、舒适的交流氛围。
  4. 节日结合主题: 结合传统节日策划特别场次,如「中秋诗会」、「新年心愿书」,增强节庆气氛与文化传承感。
  5. 以友带友机制: 鼓励成员邀请亲友参与,推荐成功者可获得小礼物或纪念品,提升社群活力。
  6. 邀请函设计精美: 采用图文并茂或手写风格制作邀请函,传递用心与诚意,让受邀者感到被重视。
  7. 嘉宾加值体验: 邀请相关领域嘉宾如心理师、作家、医师等参与读书会分享,提升内容深度与专业性。
  8. 多渠道宣传推广: 透过社区群组、WhatsApp广播、长者中心布告栏等方式传播资讯,让更多长者接收到读书会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