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与坚韧该从何开始Azon生命教育学苑创办人与心理治疗师李莉莉于2020年9月8日(星期二)上午10时正受邀至AiFM《爱生活》单元分享了 “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与坚韧该从何开始” 的课题。
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与坚韧该从何开始?
独立和坚韧是息息相关的。在让孩子变得坚韧前,孩子首先要学会独立,并且要从小做起。但,父母最苦恼的莫过于错失了教育的时机,而孩子也已经踏入了青少年的阶段,但还不能掌握基本的自理。根据儿童发展里程碑,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将会有个别的特定能力需要被发展或训练。而到了青少年时期,自理已不是既定训练孩子独立的第一步,反而父母应该思考孩子不能自理的真实原因,如:若孩子没有自理的习惯,我们该如何让他培养这习惯。
用“同侪和群体力量”引导青少年独立自理
在培养孩子自理的过程中,很多父母会把训练幼儿自理的方式(如:制定家务时间表)套用在青少年,但成果多数不甚理想。换种方式,父母除了可以把孩子送到宿舍之外,也可以定期把孩子送到一个有着严格规律作息的家庭进行训练,首先借助外界和同侪作为孩子培养自理习惯的推动力。下一步,家里也可以运用群体的力量(如:父母和兄弟姐妹)配合组织一个家庭日,并以“以身作则”的概念,一同分配工作和整理家里。这不仅可以为孩子经营做家务的氛围,更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方式。当亲子关系巩固了,父母自然而然能看到孩子对于家事的态度转变。
坚韧,自信和自我弹性
除了独立能力,“自信”和“自我弹性”是培养青少年的坚韧度里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到了青少年时期,父母的赞赏已不再如幼儿时期般,能够直接提升孩子的自信。培养自信是一门长期的功课,其培养的方式也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而作出改变。换个角度,青少年需要来自外界更广大的认同感,如老师、同侪或社会等,以提升他们的自信。除了学校外,父母可以考虑让孩子参与课外或社区的活动,以便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得认同。

常见的,青少年多数在外都会维持“酷酷”的一面,只有对熟悉的人才会展现较热忱的一面。如:对多年不见的的长辈也板着一张脸。由此,我们可说孩子的自我弹性还有待提升。要达到坚韧,孩子不仅要对输赢应对自如;可以帮人,也要能够接受成为被帮助的一方,等。除了学校活动,建议父母让孩子多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,不要担心他们受伤害。就算是经历同一件事情,但在不同环境下体验,应对方法也有不同。这不仅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时的多方思考概念,同时也让他们在生活中有更多机会作出尝试、调整和适应。
Q&A
Q1: 13岁儿子会随便做家务,教了多次也没改变,觉得有做就算了。

当孩子不享受做家务的过程,随便的态度是常见的。建议父母从孩子做好的部分,作出提醒并认同,关心他当下的心情。同时,可反思是否要求过高,而孩子的细腻度还不足并作出协调,调整亲子关系。

Q2: 11岁儿子会气愤、不爱做家务,觉得是大人的责任。但不做,对其他孩子也不公平,怎么办?

孩子表达了不爱做家务的心声,建议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多沟通了解,深入了解背后原因。


欢迎点击这里以观赏完整分享。
Listen to Radio Watch the videoWatch the video

备注: 以上内容摘自于2020年9月8日(星期二)在AiFM《爱生活》单元所分享的 “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与坚韧该从何开始”的课题。 欲知详情及寻求协助, 请联络我们的办事处。